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只能在固定的人选里选择。
  除非,他们集体表示不需要这些人选……
  但这是不可能的……
  如此,就在百姓和官吏之间,制造了一种平衡,更美妙的是——因为这个官吏是百姓选择的,所以,此人今后的施政,就具备一定的基础。
  更妙的是——倘若这个人搞的民怨沸腾,百姓可以选择罢免他——只需要有五成以上辖区始傅百姓联署,或者地方三老和三成以上百姓联署,这个官员就要滚蛋!
  而相关官吏,五年一届……
  同时,刘彻还规定,每次候选人之中,必定要有一个退伍士卒!
  如此,就可以避免,某一个宗族或者家族,长期把持一村或者一乡之权。
  当然,这个设想,暂时还只是一个设想,需要晁错和大臣们去集思广益,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
  但大体框架不会变!
  从此,中国百姓,至少有了一个选择不那么坏的官员的机会,有了一个罢免官员的机会!
  当然了,只限于基层乡亭。
  县以上,还是中央来控制,中央来任命的。
  可能数百年后,这个制度会在中国大地,结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刘彻是看不到了。
  他的儿子、孙子也看不到。
  晁错听着,却是花了好大功夫,才将刘彻的思路理清楚。
  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刘彻,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刘氏皇帝,果然思路广!
  居然能想到这么奇葩和恐怖的招数来制衡和监督地方!
  真要被他搞成了,恐怕,从此以后,地方基层的吏治,要清明许多!
  而对此,作为法家的晁错,当然是四肢都要举起来支持的!
  因为,法家的宗旨,始终都是富国强兵!
  不拘任何办法,只要能够富国强兵,法家的人,都会去做!
  哪怕与魔鬼做交易!
  是以,他立刻就道:“臣明白了,臣会去与有司商议,尽快拿出方案来给陛下过目……”
  “嗯!”刘彻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他为什么要选择晁错,而不是其他人接班的缘故。
  因为,晁错的背景和意识形态,注定了他,一定会为刘彻冲锋陷阵。
  “有秩以上,既六百石至一千石,为县道诸官……”刘彻淡淡的道:“朕打算,将之列为县官级别……”
  自六百石开始,就是大汉帝国的肌肉和拳头了。
  他们是地方县令、县尉、税尉,某个要塞的主官,某个大型工程的负责人,某支部队的司马、校尉。
  从这一个级别开始,刘彻会加大拉拢力度和特权待遇。
  “县官,为天下郡县,诸有司曹吏之首,乃佐朕治天下之肱骨……”
  “朕决定,在诸官俸禄之外,单列一项曰养老金,为之登记在册,待其年老而给付之……”
  “换而言之,县官致仕,依然可领俸禄,其月俸为其致仕前的七成……”
  “除此之外,县官及其直系家属,还可享有免费的医疗,其家眷如遇重病或疑难杂症,可送至长安,由太医诊治……”
  “另县官子女,可无须举荐和推举,直接报考太学、武苑……”
  “县官还可享有一辆官配马车及车夫,其出行所费,由国家负担……”
  这就是给中级官员配备相应的养老、子女教育和免费医疗了。
  如此,这些官员就再也没有什么借口去贪污了。
  他们再贪污,就是自绝于天下,刘彻收拾起来,也将理直气壮。
  朕对尔等不薄,尔等也不需要担心什么养老、子女教育和出行。
  但你们还贪,还不干事,那就是对不起朕,对不起天下!
  请你们去死,也是合情合理合法。
  不过,国家财政恐怕也将因此担负上沉重的负担。
  但没有关系,在事实上来说,其实假如增加了这些开支后,可以有效的阻止和防止下面的官员乱摊派乱收费。在事实上来说,这其实是在国家和人民减负。
  因为,当刘彻实施了这个政策,配备了这些福利后,地方官员,要是还敢每年收七八次算赋,五六次田税,甚至把这些税赋收到几十年后,那就去死!
  他们也没有理由再这么干了。
  至于钱的问题?
  倒是不用担心,刘彻已经准备玩金本位了,也准备将霓虹的黄金挖出来了。
  这个世界上,但凡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刘彻怕的是——官员们拿了好处,还要继续贪污,继续横征暴敛。
  所以,他已经计划废除多项杂税了。
  包括“火耗”“转输”等杂税,同时,他还准备废止地方自行截留和征收刍稾税的权力。
  “而县道之上,为郡级……”
  “郡级两千石,封疆大吏,国家重臣,因而,此等官员,除了享有如县官之权外,还将享有致仕之前,迁为朝臣,致仕之后享受朝臣待遇,更可享有专门配给的大厨、医官、仆人、家臣以及护卫……”
  “另外,其死,朕将命宗正,以审其生前得失,赐之以美谥、冥器,其能吏者,朕当观其行而封之为山神、城隍、水伯之属……”
  这话一出,晁错只感觉心脏都在砰砰砰的乱跳了!
  封神!
  此当今天子独享的特权,也只有他所册封的神明,能够受到世人认可。
  高阙之战,天子所封之茂陵城隍张威,如今已经是金身正坐于茂陵城隍庙,百姓络绎往来,求祷问吉。
  此神之神位已固,势必受万世香火。
  而天下人,谁不想生为人杰,死做鬼神?
  反正,晁错是非常非常想的。
  是以,听到刘彻这么说,晁错立刻就拜道:“陛下恩典,臣谨为天下谢之……”
  连郡守的佼佼者,都可以有机会封神。
  那他这个级别的,岂非是有特别大的概率封神?
  而且说不定能封为名川大泽之神!
  那就屌爆了!
  五岳?晁错不敢妄想,但什么王屋山啊龙门山啊或者塞外的浚稽山啊昆仑山啊。
  他晁错是可以遥想一下的。


第1563章 周亚夫致仕(一)
  刘彻与晁错这一谈,足足谈了一个下午,直到将他心中所设想的九级官员等级制度与配套的政策基本讲清楚,才让晁错回去。
  而这九级制度,除了斗食、有秩、县道、郡级之外,其他五个等级分别是:州郡(未来的州刺史、藩国监督、重要的中央部门长官,基本上是后世的正部级,其秩比调整为真两千石)、国级(都护府都督、武苑、太学、墨苑等战略部门的负责人、藩国国王、诸侯王丞相等皆属于这一级别,相当于后世的副国级,其秩比从两千石到五千石不等)、王侯级(诸侯王、五千户以上列侯、九卿、重要的高级将军【车骑将军、轻车将军、左将军等】基本上就是后世的正国,其秩比从五千石到九千石不等)、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大将军,秩比皆为一万石)以及一个特殊的元老(致仕功臣,天下名臣、战功卓著的大将、重要外戚)。
  各级别待遇,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州郡级的待遇,就已经足以让人疯狂。
  州郡级官员,地位比照关内侯,赐给食邑和封号,有参与大朝议、上书议政之权,更享有丰厚的致仕待遇。
  这一级别的官员,已经可以享受退休后由国家全权负责养老的待遇。
  其佼佼者,更可以在致仕之时,评定功勋后,由皇帝赐给元老身份的荣誉。
  国级就更了不得了,其地位比照食邑一千户的列侯,除大不敬、谋逆以及其他重罪外,当其触犯其他法律时,享有豁免权。
  假如要逮捕他,必须由廷尉先奏请皇帝,由皇帝批准才可以实施逮捕。
  王侯级,就完全比照国家领导人的待遇了。
  其致仕,必为元老,享有由国家安排的豪宅、太医、护卫、仆臣等全套福利。
  哪怕退休,也依然可以上奏议事。
  甚至可以向皇帝请求,召开廷议,讨论某些事情。
  至于三公的待遇……
  自然是旷古烁今的!
  三公享有立像、列传和以其名字命名河川、高山乃至于大泽的荣誉。
  其死,可以用天子规格下葬,可以有兵马俑陪葬,可以用黄肠题凑,可以金缕玉衣加身。
  如此待遇,简直是无敌!
  更夸张的是——假如三公任期内,功劳极高,政绩极佳。
  则可以在死后,列为星宿——天上的星辰,将以其名字来命名!
  单单是这一个,就已经让晁错激动的睡不着觉了。
  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抬起头就能看到自己?
  茫茫星河,灿灿银河,而我独亮于彼端!
  与三王相会,与先贤把酒,诚可谓大丈夫也!
  ……
  很快的,这个官制改革方案的大略情况,就传的整个长安沸沸扬扬,进而传到雒阳、睢阳等大城市。
  天下议论纷纷。
  虽然说,士大夫列侯们,对于乡官们居然要跟擅权平贾一样,让泥腿子们选举产生的事情,颇有微词。
  但考虑到,其实,选择权还是在肉食者手里。
  泥腿子们选来选去,选择的人,其实还是由大家来控制的。
  所以,士大夫列侯也就没有反对了。
  再者说了,有了这么一层百姓推举的外衣,士大夫列侯们甚至觉得可能还不错。
  若是能废黜掉那百姓可以罢免和驱逐官吏的选项,那就更好了!
  不过无所谓……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特别是高级贵族、士大夫们来说,乡官什么的,他们才懒得去做呢。
  要头疼的,也是下面的人。
  而其他相关改革,则全是福利!
  让大家伙看的眼睛都直了!
  这个改革计划倘若实施下来,毋庸置疑,大家伙将来再也不用担心,人生已经有了保障!
  自然,立刻就是一片歌功颂德。
  儒生们甚至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将刘彻吹捧为汤武周武,可以与三王比肩的真正圣王!
  官僚们更是感动不已,工作热情瞬间迸发了出来。
  不同级别的巨大差异和地位、待遇,让许多人瞬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大丈夫在世,总归得追求点什么。
  而这等级分明,待遇各异的官员待遇,立刻就让无数人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
  谁不愿自己威风八面,凌驾于他人之上?
  而这个风潮,立刻就波及到了学术界。
  诸子百家,面对这个官制改革后的官场制度和待遇,都是流着口水,垂涎欲滴。
  甚至有本来只想着一辈子做个学术精英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经对仕途蠢蠢欲动,想要下来试试水了。
  就连老庄学派那帮宅男们听说了这个事情,也有人走出家门,打算在今年考举试试水。
  对他们来说,修仙是为了追求超脱。
  而如今,当官好像也能超脱了。
  自然,什么竹林贤者之类的角色,也就没有什么人想继续做了。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来自天下郡国,儒门各派的一千余位志愿前往幕南“教化夷狄”的儒生,在自己的师门长辈带领下,来到了长安。
  刚到长安,众人就听说了这个事情。
  顿时,大家的情绪陡然高涨起来!
  “圣天子若果施此政,则今后天下君子必将层出不穷……”许多儒生纷纷议论,对于天子的这个改革计划,好顶赞。
  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