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李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李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1992年7月17日。李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1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了一个错误:当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份,这个错误在李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
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份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
但在种种考虑下,李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份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李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账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了,要知道,李森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
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随着这样类似的内部操作越来越多,尼克李森在这个88888账号里面积攒下的亏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五千万英镑,这也引起了巴林银行总部的注意,他们数次的对尼克李森多出了调查,但是都被他用很巧妙的手段应付过去了。
比如说。尼克李森知道,巴林银行很少会查那些真正的大客户的账,比如说花旗银行,于是。他便做了一份花旗银行有一份五千万镑存款的假账用来对付总部对他的调查,成功的掩饰过去了他在88888账户里面高达五千万英镑的巨额损失。
不过,他也知道。他不可能永远的这么掩饰下去,他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五千万英镑的亏空来填上。
凭借他一年五万英镑的薪水加上十万英镑的奖金,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他必须要将自己的手伸到公司的账户当中去。
尼克李森也看到了这个时候的日本市场的,他敏锐的感觉到,现在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阪神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二点一亿英镑,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般的数字,但是对于巴林银行这样的老牌投行来说,这个数字虽然庞大,但是仍旧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也不至于撼动巴林银行在金融界的地位,但是,这样庞大的损失,虽然撼动不了巴林银行的损失,但是,足以撼动尼克李森这个前途无量的交易员在巴林银行,甚至是在整个金融界的地位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他认下了这两亿多英镑的损失,加上他之前做的那个88888的假账户里面的假账都会曝光,那他之前积累的声望,荣誉,都是一朝烟消云散,不但巴林银行不会再给他之前的那种超然的地位,甚至还会直接将让他卷铺盖滚蛋,甚至会直接进入监狱,面临不知道多少年的牢狱之灾,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他以后整个金融圈子,在整个交易员的圈子里面都会声名狼藉。
失去生存的机会。
他出狱之后,甚至都不会有人雇用他。
一个给自己的主顾,因为私下交易,一次性造成了二亿英镑的交易员,谁敢雇佣?
嫌自己太有钱了吗?
所以,尼克李森就做出了一次豪赌,这一次豪赌是他背着巴林银行进行的进行的,他凭借着自己天才般的头脑,敏锐的判断出,日经指数肯定会反弹,所以他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李森先生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这是强势理论的总结。
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李森畏罪潜逃。
巴林银行面临覆灭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这位昔日的贵宾,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当然,尼克李森的确是在这件事当中负有很大的责任的,但绝对不是巴林银行倒闭的真正原因。
真实的原因就是就是一个——遇到了不可抗力了,如果不是阪神大地震引发的日经指数的海啸式的崩溃,那么巴林银行也不可能倒闭,尼克李森也可以成功的填补上88888的亏空,甚至反而会赚上一大笔钱呢。
毕竟,当时看好日经是世界金融界的一种趋势。
而日经在当时也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起色。
没有阪神大地震的突发事件,日经能够上涨多少不敢说,但肯定是会上涨的。
虽然杰斯特想到了阪神大地震,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难题,这是不可抗力,是突发事件,他不可能利用之前自己的那种先见之明来说服桑迪。威尔来参与这场赌博的,毕竟,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有的只是先见之明,但绝对不是什么预测未来之力。
在所有人都看好日经会有起色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看空,最重要的是,现在日本又没有暴露出太过严重的问题,自己也不是做空之王索罗斯,肯定是会被人嘲笑的。
最关键的是,嘲笑不是最关键的事情,最关键的事情,是因为这件事如果不是阪神大地震的话,是不会发生的。
但是,如果这件事自己做了,的确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机会。
至少几十亿美元的盈利就放在自己的眼前。
这几乎是自己目前财产的全部。
贪婪之心,在杰斯特的心里开始蔓延,到底做还是不做?(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山内一典的赛车比赛
想了半天,杰斯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想得太多了。
或者说,是他有些太过贪婪了。
阪神大地震作为一个不可抗拒的事件,是不可能被人预知的,如果自己利用这件事来操作日经期货的话,那就未免太过不智。
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取舍之道还是需要作出抉择的,作为一个资本家,对于金钱的贪婪,自然是很重要的属性,但是,分辨什么时候应该贪婪,什么时候不应该贪婪,是比对于金钱的贪婪更加重要的一个属性。
对于金钱的贪婪,只是关系到钱的多少,但是对于取舍的抉择,却是直接关系到生死。
杰斯特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他就做出了决定,放弃掉通过阪神大地震引起的日经指数的崩盘来获取大量收益的计划。
之后杰斯特在日本的事情就不怎么多了,无非是去看两个开发组而已。
之前已经去过了板垣伴信的开发组,他的开发组在大阪,也就是火星娱乐日本的驻地,接下来杰斯特要去的是东京,山内一典的开发组就在这里,不过杰斯特在去的时候,到底刚知道一个消息,那就是约翰。卡马克也在昨天到了日本,正在山内一典那里做客。
据说是山内一典知道卡马克对于改装自己的跑车感兴趣之后,主动的跟他联系的,别忘了,卡马克除了是游戏引擎的爱好者之外,也是汽车引擎的忠实拥趸,他喜欢所有的,能够让他跑得更快的东西。
所以,这一次杰斯特去山内一典的工作室的时候,还能看到卡马克。
卡马克是个很容易‘移情别恋’的人,他如果对一件事情失去了兴趣之后,那么他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面去。
所以。杰斯特知道卡马克来日本区了山内一典的工作室之后,也有些担忧,他怕卡马克像是原本的历史上那样,毫无征兆的,就对3d引擎开发以及游戏的制作失去了兴趣,从而转投到火箭研究与发射的领域当中而不可自拔,白白的浪费掉,人生最好的十年时间。
杰斯特问了一下火星娱乐日本公司的人,他们也不知道原因,不过有人说似乎是山内一典跟一些汽车公司组织了一个什么活动。好像是什么赛车比赛……
这下杰斯特心中就明了了。
虽然具体的事情还不大清楚,但是大概的推测一下应该是没什么难度了。
大体上就是,山内一典这个赛车的粉丝,为了要为dreambox3开发一款他心目里面最满意的赛车游戏,准备进行一场他自己工作室内部人员的赛车比赛,可能是因为之前他不知道在哪里知道卡马克也对于赛车感兴趣,所以,也对卡马克发出了他的邀请。
而之所以邀请卡马克的原因,杰斯特也能够猜个**不离十。
大体上就是。可能山内一典可能想让卡马克帮他解决一些技术上,尤其是引擎开发上的难题。
其实山内一典的团队,在引擎开发方面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赛车引擎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开发就能开发出来的,比如说,一个新公司,突然说他要做一个赛车游戏。之前没有过类似的赛车游戏的经验。
而赛车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引擎。
一款好的赛车游戏的引擎,能够给予游戏者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至于其他的东西。在赛车游戏当中,只能够位居引擎之后。
而赛车引擎的开发,最需要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只从一部赛车游戏,一部赛车游戏制作过来,在制作这些游戏的时候,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赛车引擎,这样,才能够让一个赛车游戏的引擎变得尽可能的完美,所以,赛车游戏是很奇怪的一类游戏,几乎所有的这类游戏,他最出色的一部,想来都不是他的第一部。
当然,像是世嘉这种,名越稔洋第一次负责做《梦游美国》就大火的也是有的,但是不要忘了,世嘉可是在街机游戏的开发当中,积攒了大量的技术的。
而现在的山内一典的团队也是这样的,他们虽然没有做过家用主机上面的赛车游戏,但是他们都有着多款街机赛车游戏的开发经验,而他们现在在赛车游戏的引擎上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跟经验。
可能山内一典想要他的赛车引擎更加出色,可能是他想要在引擎里面添加一些很难完成的功能,需要卡马克的帮助,所以,他才会主动的邀请卡马克,来参加这一次他们工作室内部的赛车比赛——当杰斯特联系到山内一典,并且告知自己将会去他的工作室视察之后,山内一典倒是很兴奋的告诉杰斯特,最好他自己带一辆跑车来。
原因跟杰斯特猜测的一样。
山内一典的确是在组织一场他的工作室内部的赛车比赛,而且日期也非常巧,正好定在了明天,也就是杰斯特过去的那一天。
这件事的确是杰斯特自己有些疏忽,原本他去这些工作室的想法都是随机的,也没有办法提前的联系或者是安排,而且,他自己安排的时间本来就是比较紧张的,本来在日本打算待的时间也不算长,而且,美国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等他回去处理。
而他又跟李富真在北海道一起泡了几天温泉,本着保密的原因,这件事他没有通知大阪的分公司总部。
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