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埋了就埋了吧!其它的事情以后再说”,兰子叹道。
一会儿,双林又回来了,是来叫她们一起到山顶的空地上开会的,他说,己经通知所有村民了,让吴能赶紧先过去跟大家打招呼。
于是,吴能先和兰子告别,来到了空地上,其实,双林的组织能力还是不错的,把村民分成了几组围着一块空地站着,吴能扫视一下全场,所有村民的脸上都很迷茫和无助,神色凝重,这让吴能深感愧疚,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职责,没有保护好村民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
等帐篷里的所有人员都到齐后,连程书记大大刘媛,张玲她们也都在里面。吴能扫视全场,他也看到了吴德仁一家人站在里面,吴妙和赵雪冲他点头,吴能也点点头。
双林到了他的跟前,说道,“能子,都到了,你说吧”。
“嗯,爹,你找个地方坐下来吧!也忙坏了”,吴能体贴地说道,然后扫视着全场,开始了他充满了自责和深情的演说。
“各位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兄弟姐妹们,你们受苦了!特别是失去了亲人的乡亲们,请节哀吧!
这次百年一遇的洪灾,瞬间将我们的家园摧毁了,我们变得一无所有了,作为寒山村的村长,支书,没有在现场指挥,没有帮大家一丁点儿忙,我感到很愧疚,很难过,很伤心,觉得特别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吴勇大哥,对不起四爷,六爷,对不起明生兄弟,还有其他几位失去生命的兄弟,所以,请大家接受我一拜,能子对不起你们了!”,说着,吴能泪流满面地分别朝四个方向磕头谢罪。
听到这,人群中有人开始呜咽了,接着呜咽的人迅速地在人群中传递,很快,现场的村民哭声一片,吴能难以抑制这份悲伤,伤心大哭了起来。
双林和几个娘儿们眼眸合泪地将吴能扶了起来,吴能擦拭了一下泪水后,目光坚定地再扫视着全场的哭泣着的人们,洪亮地说道,“乡亲们!虽然我们的家园瞬间被洪水无情地摧毁了,但信心不能垮,我们要重建家园,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只要我们全体寒山村的老百姓团结一致,就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在这里,我向大家立誓,我吴能今生若不带来乡亲们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的道路,不带领乡亲们致富,我吴能誓不为人,大家有没有信心,”。
第160章 领导视察
“有”,乡亲们众口一词地应道,这一声地动山摇一般,洪亮有力。
见此情形,吴能心中大悦,继续说道,“另外,我跟大家说下,从今天开始,凡是我们寒山村的村民找我看病,只要是能用中草药治好的病,完全免费,一直到我们寒山村的老百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需要到外面进货的药品,完全按进货价给村民拿药,我一分钱不赚,不用治疗费用,只要药品成本价”,村民们听后,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实,自从吴能到了村里做村医,村民看病的费用己经很低了,这点,村民心里都是有数的。
台下的程书记大大刘媛听到这里,也是不住地点头,她这两天听了不少关于离奇的吴能传说,今天又亲眼见证了他面对大灾大难是如何表现的,看村民对他的这种敬服,她觉得她完全有必要帮他,帮寒山村的老百姓尽快走出这种绝望的困境,因为她觉得,此时此刻,她也是其中一员。
相对干省城附近的山村,这里真的大穷了。
正在这时候,从山坡下上来了一群人,有穿着迷彩服的官兵,有领导模样的人,这帮人分开人群到了里面,吴能抬眼一看,很惊讶,不是别人,正是昨天刚刚见过的岳父张书记,他后面是县委书记江枫,副县长刘强以及秀河镇镇长吴德广,以及一些他不认识的官员。'' 乡村活寡160
吴德广紧走几步到了空地中间,“能子,你这是在开会么,”。
“嗯,我们正在开全体村民大会,领导怎么都来了,”,吴能问道。
“张书记从昨天下午到了秀阳县后,一直在各地视察灾情,我先说几句吧!”,吴德广说道,吴能点点头。
“乡亲们,我是德广,大家受苦了!这场百年一遇的洪灾把我们寒山村给冲毁了,但是,它只能冲毁我们的家园,冲垮不了我们的信心,待洪灾过后,我们马上投入到重振家园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去,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几百年基业的寒山村重新修建起来,今天,我们柳河市市委张书记,秀阳县县委江书记,刘副县长,水利局顾局长等相关领导过来慰问大家来了,大家用烈的掌声欢迎张书记讲话”,吴德广说道。
张玲没有想到她老爸这个时候会出现在现场,非常激动,她想过去跟张书记打招呼,但担心让她老爸面子过不去,还是忍住了。
只见张书记走到了中间,扫视全场,当他的目光集中到了兰子的身上时,还是忍不住看了第二眼,没有男人可以忽略她夺人心魄的魅力,看一眼显然是不过瘾的,也是对她美丽的一种藐视。
但这种场合,他也不好意思多看,“乡亲们,我是张仁军,柳河市市委书记,大家辛苦了!乡亲们,你们别担心,一切有政府给你们做主,家园被毁,可以再建,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就是几块砖头,几根树木吗,有人在,有信心,什么大不了的,在这里,我表个态,待洪水退去后,我们会有专业的施工队进驻寒山村,协助大家把房子修建起来,不能修的,就重建,总有办法的,这些天洪水没有退的时候,一切吃住都有政府安排,不用担心的,由政府免费提供。但是,我给大家提个醒,洪灾过后,如果被洪水淹没过的地方没有及时清理垃圾,容易造成瘟疫,河里的细菌是很多的,所以这些天这里每天都需要打消毒水,退一点,就会消毒一点,请大家积极配合,千万不要让孩子到水边玩耍,染上疾病,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张书记,天灾死了人政府会不会给抚恤金呀,”,说话的是吴光,他坐在轮椅上,看着张书记喊道,张书记旁边的吴德广一看,眼里露出了威严的光芒,显然,他没有想到自己侄子这个时候会发难。
“光子,你干嘛呢,”,吴德广怒视着侄子吴光,张书记示意吴光继续说。
“三叔,我们村这次有人为救我被水冲走了,像他这种舍己救人的英雄,我不该为他说话吗,”,吴光说道。
“对呀,张书记,吴镇长,我们村的明生是为了救吴光死的,他是英雄,即使评不上烈士,也该给他父母一些抚恤金吧,”,双林也说话了。
张书记认识双林,见是他,忙点点头,然后对他说道,“双林同志,你放心,像这种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来的英勇事迹,不但要给与奖励,还要给予充分的表彰和宣传,这点请大家务必放心,抚恤金能换回一条命吗,所以,这是小事,吴德广啊!听到没,这件事就由你来主抓,别伤了英雄父母的心,伤了老百姓的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啊!”,张书记叹道。
第161章 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吴德广连忙点头哈腰,然后对着众乡亲喊道,“乡亲们,放心吧!张书记说了,死了亲人的都有抚恤金,舍己救人的,不光有抚恤金,还有奖金,要表彰,要宣传先进事迹”。
他这么一说,乡亲们才有人开始鼓掌了,接着掌声如雷。
张书记这帮当官的,刚要走开,突然,人群中坐着的刘媛站了起来,喊道,“张书记,你们等下,我老太太说几句吧!
张书记一看,老太太站了起来,忙几步过去,握住了刘媛的手,“大姐,你我本来想等下接你到镇上去住呢!玲玲,你们受苦了”。
其实,他早就看到了她们,包括陈美丽,确实想等下让吴德广把她们几个城里女人接到镇上去住,江枫其实也看到了杨玉玲,但他不好意思当着张书记的面跟小姨子见面。'' 乡村活寡161
“不,张书记,我这个时候是不会走的,这次的洪灾,我是见证人,见证了我们的乡亲怎么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她们把机会都让给了我们,我很感动,但同时,我也借此机会向你们这些当官呼吁,寒山村这样的地方,你们应该多过来看看,别光顾着发展眼皮底下的那几亩地,这种边远山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只是交通不便,如果把交通问题解决好了,这里的发展不可限量的,你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我的话吧!我也会跟老程说这件事,至于你刚才的安排,我很感激,但我肯定不会走的,我要跟这些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共度难关”,刘媛动情地说道。
“这、、、这里卫生条件现在太差了,大姐,这程书记要是知道了这个情况,我们这些人不好意思啊!你放心,我们上次吴能打过去的报告,我们经委已经立项了,就等着省里给配套资金,以前陈省长在的时候,是说过,要将政策向这种地方倾斜,但他突然一走,这件事就耽误了,大姐,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来了,肯定会把这件事抓下去,你现在还是跟我们走吧”,张书记为难地说道。
“不,张书记,谢谢你的好意,我肯定不走的,玲玲,你会走么?美丽,你们也不会走吧!”,老太太对身边的张玲和陈美丽笑道。
“爸,我们不会走的,这个时候寒山村是需要人手的,等洪水过后,大家都要搬家,我们可以帮帮忙,美丽姐更加不会走了,她己经在这里定居了,再不会回省城和柳河市了”,张玲说道。
“张叔叔,我确实己经变成了寒山村的一份子,这里有我的孩子,有我的学生,我哪里也不去,谢谢张叔叔”陈美丽对张书记笑道。
张书记看着这一对姐妹,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既不是幸福感,也谈不上难受,所以他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江枫和吴德广说道,“你们俩一定要好好照顾大姐,大姐过来本来是来疗养的,现在变成了逃难了,反正出了啥事我拿你们是问,走吧!我们到孤家寨去看看,那边的。清况也不容乐观”。
“是是,张书记,我们一定会派人照顾好老大姐”,江枫和吴德广忙点头应答,这话其实让刘媛心里是不舒服的。
她就是觉得这些当官的都不如吴能实在,不如吴能对老百姓有感情,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政治需要,不是发自肺腑的。
张书记率领众官员坐着冲锋舟离开了寒山村的临时安置点,吴能和他自始至终没有说几句话,其实,两人都有了心理隔阂,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这个时候,公事公办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他们的角色转变是市委书记与村长的关系,而不是老丈人与女婿的关系,自从知道了张玲姐妹俩都不是他的女儿,张书记自己也从内心里很难将吴能视为女婿了,但吴能对张书记刚才一番承诺还是很感动的,希望他说话算数。
领导们走后,吴能召集了村里几个骨干继续开会,其她人都会帐篷里呆着,杨玉玲和陈美丽则组织学生到空地上上课,洪灾来了,课不能停下来,好在这次的洪灾没有损失一个学生。
吴能他们决定在临时安置点成立工作组,他任组长,吴青任副组长,成员就是双林,青牛等五六个年轻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