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绛珠草被浇死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孩儿就退下了。”贾政没有主心骨,贾母给了主意,他立马就踏实下来。
  出了贾母的院子,他直接去了王夫人那边。
  王夫人早已经等的焦急。
  短短一天时间,竟是苍老不少。
  王夫人半点没有梳洗打扮,见贾政来了,双眼直直的看着贾政。
  “老爷。”这声叫的可怜,可惜落到贾政的耳中却是厌恶。
  王夫人朝着贾政过来,贾政下意识的躲开,眼中尽是嫌弃。
  “成何体统!”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拂袖走进屋里。
  王夫人看着眼前落空,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眼中是一闪而逝的狠戾,不过只是一闪而逝。
  随后王夫人跟着贾政进了屋。
  把奴才都遣散了下去,屋里只剩下两人。
  “老爷,您要相信我,真的不是我所为。”王夫人上来就哭诉。
  显然贾政已经不买账了。
  “是不是你做的,结果都已经这般。”贾政的意思很明显,这锅是背定了。
  王夫人面色惨白。
  “老爷,我是冤枉的,真是冤枉的。”王夫人反复重复着这一句话,反反复复,有些魔障。
  贾政愈发的嫌弃,他冷哼一声,“无风不起浪,事已至此,总要了断。”
  “了断,如何了断?”王夫人瞪着眼睛。
  “除了死还能如何。”贾政看着王夫人说道。
  “死?”王夫人有些呆愣,没有哭闹,安静异常,这般到是让人害怕起来。
  忽然间王夫人站了起来,尖锐的叫着,“我要见我兄长,你们,你们敢如此对我!”
  贾政瞪了王夫人一眼,“你以为这事是谁提出来的?”
  这般毒辣的办法,贾政自认为都找不到。
  王夫人剧烈的摇晃,只感到眼前一黑。
  “我不信,你们不能这般对我。”王夫人目光变的呆滞起来。
  “信与不信,都只有这两种选择,若你还念着宝玉就不要在胡闹。”贾政着实厌烦了,他对着王夫人下了最后通告。
  听到贾宝玉的名字,王夫人才稍稍回过神来,“我的宝玉,我的宝玉啊!”
  王夫人爬着抱住贾政的大腿,“老爷,我是您的结发妻子,多年的情谊,为何要这般。”
  贾政低头看着王夫人,“该是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这就是命。”
  对于妇人,贾政没有说的过于明白,官场上的事情王夫人是半点不懂,自不会知道她不过是官场游戏的一颗棋子。
  “林黛玉,是不是那个小蹄子。”王夫人第一反应就是黛玉,想来想去,也只有她会害自己。
  贾政真的懒得解释,她认为是林黛玉就是林黛玉吧。
  “为了保全贾家,夫人只得牺牲自己,真死假死还得看夫人的。”贾政放缓了语气,他真怕王夫人忽然发疯。
  王夫人瘫坐的地上,手放开了贾政的大腿,她自己也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闹成了这般模样,若自己的兄长都不肯帮自己,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她了。
  “何谓真死,何为假亡。”王夫人忽然淡定起来,不在哭闹,安静的让人害怕。
  “真死就是真死,为夫会给你场体面的葬礼,至于假亡,世间便在无王氏。”贾政说道。
  “我选后者。”王夫人连想都没有想,她要活着,若是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不离开贾家。”王夫人接着说道。
  “不可能。”贾政说道。
  不离开贾家,被人揭穿了该是如何!
  “我若到了别处,老爷能保证我不会被人发现?”王夫人说道。
  她说的的确有道理,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贾家,起码所有的事情都在贾府的掌控之内。
  贾政有些动摇。
  他看了一眼王夫人,“若是待在贾家,只能住在别外,你不在是当家主母,只是远方亲戚。”
  王夫人点了点头,这些她都知道。
  贾政也没有在说别的,“容我想想。”
  贾政出来王夫人院子,又去找贾母商量。
  贾母也点了头,贾政这才安下心来同意。
  于是,京城就开始传出王夫人病重将死的谣言,还未等着贾雨村那边开堂,贾府的王氏就去世了。
  可谓死无对证。
  对于贾雨村而言这是个好事,反正都死了。
  王夫人这是取不出什么证据,单凭一个死人的血书也说明不了什么。
  案子落幕,王管家有罪,王夫人那不了了之。
  似乎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可王家和贾家终究是落下了污点。
  没过几日,贾雨村因为贪污受贿被罢免了官职,不知是何人举报,总之贾雨村也倒霉,这官当了不过数把月就被拉了下来。
  黛玉这边听着这一串串的消息,觉的和看戏一般。
  王夫人死了?就这么死了?
  没有什么大快人心,黛玉只觉得造化弄人,王夫人的去世也让她认识到,虽然重生,可已然不是前世。
  回扬州的计划黛玉并没有搁浅,冥冥之中黛玉感觉这里一定有着大的圈套,她可不想卷进什么是非之中。
  汝不想被红尘烦扰,可已身在红尘之中。
  黛玉将走,就收到了一封请帖。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始恢复晚上10到11更新的时间~
  

第35章
  这帖子来头可是不小,光是看用暗红压的边就可见来历。
  南氏王朝, 黄为尊, 紫为富, 红为贵。
  送帖子的人还在外侯着没走, 这般举动好似黛玉一定会去, 不想在奔波,干脆等着拿回帖。
  虽等在外,规矩却是极好。
  不怪他们有这般自信, 毕竟这帖子可是康郡王妃。
  黛玉看着帖子内容, 面上没有什么表情, 还是平日淡然的模样。
  放在帖子, 黛玉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似在想着什么。
  按照来帖,康郡王妃是贾敏手帕之交, 听由故人之女来京,故想见之。
  帖子上还盖了康郡王府的印, 若这个是作假, 那作假之人就真是在作死了。
  黛玉知道自己的娘亲是有手帕之交,却不知是谁。
  “郡王妃。”黛玉轻说道, 若是别人之邀, 黛玉可能会想理由回绝。
  可这是郡王妃。
  一来是自己娘亲的手帕之交, 黛玉确实想要见见。
  二来若是回绝了邀请着实不礼貌,怎么也是郡王妃,自家爹爹不在身边, 黛玉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林家。
  怎的也不差上这几日,黛玉心想。
  转回书房,亲自写了回帖。
  康郡王府。
  “主子,林家姑娘送帖子来了。”伺候丫鬟。
  平日里这个时候郡王妃早就休息了,今日却还在看书。
  郡王妃虽已年过三十,仍旧眉眼如画,年如双十。
  郡王妃点了点头,放下书,“一切可否准备妥当?”
  “回主子,都准备妥当了。”
  帖子刚送出,郡王妃就开始准备,生怕黛玉来的时候怠慢了。
  郡王妃和贾敏是手帕之交,在贾敏未远嫁林如海,两人还联系。
  前几日听闻黛玉来京,本就想见见,只是世子一直身体身体不适,她就没了这个心思。
  这两天,世子身体才见好转,郡王妃才空出心思来。
  当初她与贾敏闺中是无话不说,只是后来一个远嫁,一个入了皇家,命运的轨迹完全岔开。
  听闻贾敏归去,郡王妃可是恍惚了半月,眼睛一直红肿。
  这世间唯一和自己交心的人也去了,心中不知是何感觉。
  郡王妃的娘家不如贾家,是将门之家,众所周知,将门子弟在乱世地位高,可等着太平盛世,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手握兵权,想必哪个皇帝都不会安心,杨家也不例外。
  康郡王妃娘家做事一向小心翼翼,没被抓住什么错处,在加上边疆慌乱,皇帝暂不敢动了他们。
  只得让将门女眷在京城安家,面上说是皇恩浩荡,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无非是作为人质罢了。
  康郡王妃从小边疆长大,还习过武,性子活泼的很,而贾敏性格则是温柔闲淡,就这样两个人竟然是一见如故。
  按照康郡王妃娘亲的话,这丫头在家里待的时间不如在贾府的时间多。
  贾府众人对康郡王妃不咸不淡,毕竟是将门之女,还入不了贾府人的眼。
  在后来,康郡王妃命硬的说法在京城传开,贾府这势利眼就更不愿与之交往,即便是皇家之人他们也不愿意。
  郡王而已,又不是亲王。
  别说别看贾家官位不大,但是眼界却真是高。
  林家不放在眼里,康郡王妃都看不上。
  在说康郡王妃之所以嫁入皇家,不过是朝政的牺牲品罢了。
  名位上是郡王妃,不过也是个命苦的人罢了。
  嫁入郡王府三年,郡王就去世了,膝下无子,康郡王到了这一辈算是断了根,爵位无人继承。
  京城谣言,康郡王妃命硬。
  郡王妃是有苦说不出,她嫁入康郡王府本就是冲喜,何为命硬?
  康郡王生前对她极好,即便是短短三年,也足以让她对他死心塌地。
  本想着就随她去了,可又怕自己去后,自己的娘家会受到牵连,凡尘之事总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管市井谣言,康郡王妃淡然如水,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性子也转了,不似之前的开朗好动,倒是愈发的像贾敏的性格。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般,直到死去。
  不想三年前的一道圣旨却打乱了康郡王妃平静如水的生活,也可以说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希望亦或者麻烦。
  不知当今圣上何意,在康郡王去世三年后,竟把七皇子南齐轩放到了康郡王妃名下,本是皇帝亲子,理应是亲王,可如今若却是群王,着实不和规矩。
  不合常理之事往往是有隐情,原是七皇子产后,他的母妃血崩而亡。
  在这个朝代,生产本就是件危险的事情,宫中保小不保大是不成文的规矩。
  可七皇子的母妃不是一般的品位,可是贵妃,深受皇帝喜爱,在这般情况下,应是保大不保小。
  后宫中又传出七皇子生而克母,皇帝本不信,可算了生辰八字后也不由的他不信。
  天煞孤星。
  但天煞孤星也是皇家血脉,不能随便处置了,何况还是皇帝心爱妃子的孩子。
  也不知谁出的主意,说康郡王妃命格和七皇子相辅相成,未成年时归在她名下寄养便可以改命。
  只是冠了康郡王的命,只能是群王。
  正巧康郡王妃也无子嗣,皇帝打着康郡王一族不能断了香火为由,把七皇子过继到了康郡王下。
  这些事情是有宫中少数人知道,毕竟皇子不详对当今圣上也不是什么好事。
  七皇子天生不足,送来时,都是用血人参吊着性命。
  当然这些事情平头百姓都不知道,大家只道皇恩浩汤,对康郡王府不薄。
  只有康郡王妃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若是七皇子没了,不仅仅是她,连着她的娘家都要跟着受罪。
  与其说是皇恩浩荡,不如说是皇室的用心险恶。
  显然皇帝像借此废了杨家。
  可偏偏事与愿违。
  为了保住七皇子,康郡王妃用心了心血,不分日夜的照看。
  康郡王去世这么多年,康郡王府并不富裕,名下的产业也只够王府日常开销,康郡王妃连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给七皇子买血人参续命,期间,皇室之人没有送来半点东西,着实令人心寒。
  郎中看不好,康郡王妃请来和尚、道士,不管什么,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